王懿榮——甲骨文之父
甲骨文上的刻痕被證實是商代的,是中國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的三大考古發現之一(另外兩個是敦煌石窟和周口店猿人遺骸)。它的發現過程十分偶然,充滿戲劇性,與山東人王懿榮有著密切的關系。
清末光緒二十五年(A.D.1899),清王王懿榮(1845-1900)患瘧疾。他派人到北京宣武門菜市場入口處的大仁堂中藥店買了一劑中藥。
一直研究進士字的王一榮認為,進士字不是普通的符號,而是類似于古代文字。
他派人到達仁堂,用高價把藥店刻有符號的龍骨全部買下,又通過古董商范維卿等人搜購,共收集1500多片。他研究分析后認為,這并非“龍”骨,而是幾千年前的龜甲和獸骨。
甲骨文禮品定制廠家介紹說:他從甲骨上逐漸辨識出“雨”、“日”、“月”、“山”、“水”等字,又找出商代幾位國王的名字。由此確認這是刻劃在獸骨上的古代文字,這一發現引起轟動,文人學士和古董商人競相搜求。
后來,八國聯軍便逼近北京,他被任命為京師團練大臣。1900年7月,侵略軍兵臨城下,慈禧太后帶領皇室人員出逃,王懿榮對家人說:“吾義不可茍生!”隨即寫了一首絕命詞,毅然服毒墜井而死。1989年,為紀念王毅榮發現甲骨90周年,王毅榮紀念館在他的家鄉山東煙臺市浮山區修建,以紀念他的成就。
在發現這些骨頭之后,古董商為了壟斷貨幣而對骨頭的來源保密。直到1908年,學者羅振宇才初次來到河南安陽的小屯村,那里出土了這些骨頭。他派親戚去買,然后去安陽。如果您想要了解甲骨文工藝品的定制以及批發詳情,歡迎隨時來電咨詢安陽鼎之尊。
先后收集甲骨文近2萬余塊,其中2000余塊被選編成《殷墟書》(原版)并于1913年出版,為甲骨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礎。繼羅振宇之后,許多著名學者進行了非常有效的解讀和研究,從而形成了一個專門的研究——甲骨文。董作斌、羅振宇、王國維、郭沫若等被譽為甲骨大學者。
相關內容
- 論送禮甲骨文禮品更顯得有文化底蘊2019年06月28日
- 甲骨文禮品廠家和您聊聊什么是金文2019年03月21日
- 甲骨文禮品讓送禮不再尷尬2018年11月21日
- 甲骨文禮品廠家說說甲骨文的文字是哪個朝代的2018年11月12日
- 甲骨文禮品廠家和您一起了解甲骨文字形的特點2018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