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的紋飾藝術
來源:www.dzz158-.com發布時間:2021年08月11日
中國的青銅器時代在公元前兩千年左右形成,至春秋戰國時期,經歷了15個世紀。青銅器藝術所具有的強烈感情因素主要來自那些為商周時代所有的裝飾紋樣,從饕餮、夔龍、鳳鳥等紋飾可以看出它們與原始社會陶、玉器紋飾的淵源關系。
一、饕餮紋
名稱出自《呂氏春秋·先識覽》:“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饕餮紋多施加在器物的主要裝飾部位,以柔韌的陰線刻出,或作陽線凸起。構圖豐滿,主紋兩側以富于變化的云雷紋填充,具有陰陽互補之美。饕餮紋主要流行于商代和西周前期,到東周以后再度流行,但已失去原先的重要地位和獰厲色彩,而成為華美的裝飾。
二、夔龍紋
自宋代以來的著錄中,在青銅器上,凡是表現一足的類似爬蟲的物像,都稱之為夔或夔龍,這與古籍“夔一足”的記載有關。“夔,神也,如龍一足。”有的夔紋已發展為幾何圖形化的裝飾,變化很大。常見的有身作兩岐,或身作對角線,兩端各有一夔首。盛行于商和西周前期。夔龍紋通常指那種長身弓起,頭上有角的側面龍形圖像,有的腹下有鰭形足,有的沒有。其變化很多,使用靈活。有時作饕餮紋兩旁填充空白的輔助花紋。也可單獨構成連續排列的裝飾帶,夔龍紋與圓渦紋相間排列的二方連續圖案,被稱為火龍紋。
三、龍紋
較早見于商代二里岡期,以后商代晚期、西周、春秋直至戰國,都有不同形式的龍紋出現。商代多表現為屈曲的形態;西周多表現為幾條龍相互盤繞,或頭在中間,分出兩尾。傳說龍的出現與水有關,《考工記·畫繢之事》謂:“水以龍,火以圜。”是用龍的形象來象征水神,因此在青銅水器中,龍的圖卷或立體形象有更多出現。
四、鳥紋
在青銅器上大多作對稱排列,鳥長翎垂尾或長尾上卷,作前視或回首狀。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琮上已有明確的鳥紋。青銅器上出現的是二里岡期的變形鳥紋。青銅器廠家指出殷墟時期已有鳥紋作為主要紋飾。西周早期起鳥紋大量出現,一直到春秋時期。商代鳥紋多短尾,西周鳥紋多長尾高冠。鳥紋包括鳳紋、鴟梟紋、鸞紋及成群排列的雁紋等。
一、饕餮紋
名稱出自《呂氏春秋·先識覽》:“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饕餮紋多施加在器物的主要裝飾部位,以柔韌的陰線刻出,或作陽線凸起。構圖豐滿,主紋兩側以富于變化的云雷紋填充,具有陰陽互補之美。饕餮紋主要流行于商代和西周前期,到東周以后再度流行,但已失去原先的重要地位和獰厲色彩,而成為華美的裝飾。
自宋代以來的著錄中,在青銅器上,凡是表現一足的類似爬蟲的物像,都稱之為夔或夔龍,這與古籍“夔一足”的記載有關。“夔,神也,如龍一足。”有的夔紋已發展為幾何圖形化的裝飾,變化很大。常見的有身作兩岐,或身作對角線,兩端各有一夔首。盛行于商和西周前期。夔龍紋通常指那種長身弓起,頭上有角的側面龍形圖像,有的腹下有鰭形足,有的沒有。其變化很多,使用靈活。有時作饕餮紋兩旁填充空白的輔助花紋。也可單獨構成連續排列的裝飾帶,夔龍紋與圓渦紋相間排列的二方連續圖案,被稱為火龍紋。
三、龍紋
較早見于商代二里岡期,以后商代晚期、西周、春秋直至戰國,都有不同形式的龍紋出現。商代多表現為屈曲的形態;西周多表現為幾條龍相互盤繞,或頭在中間,分出兩尾。傳說龍的出現與水有關,《考工記·畫繢之事》謂:“水以龍,火以圜。”是用龍的形象來象征水神,因此在青銅水器中,龍的圖卷或立體形象有更多出現。
四、鳥紋
在青銅器上大多作對稱排列,鳥長翎垂尾或長尾上卷,作前視或回首狀。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琮上已有明確的鳥紋。青銅器上出現的是二里岡期的變形鳥紋。青銅器廠家指出殷墟時期已有鳥紋作為主要紋飾。西周早期起鳥紋大量出現,一直到春秋時期。商代鳥紋多短尾,西周鳥紋多長尾高冠。鳥紋包括鳳紋、鴟梟紋、鸞紋及成群排列的雁紋等。
上一條:
青銅器上的花紋有什么作用
下一條:
青銅器價格是多少
相關內容
- 青銅器價格是多少2021年08月09日
- 青銅器批發廠家帶你了解中國青銅器的起源2021年08月05日
- 關于青銅雕塑的特點,青銅器廠家告訴你2021年08月03日
- 青銅器表面裝飾工藝是什么2021年07月30日
- 只有五兩的青銅器竟是國寶2021年07月28日